就在昨日,OK宣布了第七批删减TOKEN交易对名单,以下为下架名单: OF、UGC、MVP、UCT、IPC、MOT、INS、RCT、CIC、ACE、CAI、DPY、HMC、LIGHT、SSC、WIN。 很快社群炸开了锅,因为不乏曾经的热门币种,不少人持有这些代币。下架消息发布后,这些币种直接大幅跳水,甚至腰斩。然而这不是第一次下架币种,OK、币安早就有下架计划,随着监管日益趋紧,下架计划极可能进一步扩大范围。 
然而很多被下架的币种只上了一家头部交易所,且交易量都集中于一家,一旦被下架,流动性随之枯竭,这也就宣告了代币的死亡。 那么问题来了? 什么样的币才会被下架?我们应当如何规避风险?
什么币才会被下架? 交易所下架币种比较突然,但不是毫无根据的下架币种,每家交易所都其自己的审核因素。对于热衷山寨币的玩家而言,这些规则直接关系到钱袋子。

 相比OKEx、币安,火币目前没有出台相关的币种退市规则,不过据报道,火币大商务负责人乐乐曾表示,火币目前正在对200个多小币种重新打分,配合国家政策梳理有毒资产。主要有四个衡量标准:真实交易量、沉淀资金、新增用户数和负面舆情。她还表示,目前火币已经停止上币了,但是火币未来上币标准看两种,一是技术突破,二是商业模式。从三大交易所发出的消息来看,下架的币种基本都是“三无币种“,无交易、无运营、无开发。说“三无币种”可能很多人不服,因为这些被下架的币种其中很多在国内曾经还非常热门,怎么就惨遭被下架的命运。币圈一日,人间十年,这句话表达了币圈的发展和制造财富的速度,但同时也是绝大部分项目的堕落速度。同时,火币落户海南、徐明星上央视,这说明在政策的严打下,头部交易所在积极寻求合规化,既然想合规化那总得做出行动表示表示吧,良币驱逐劣币就成为了必然。 |
说点什么...